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890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周雪松委员: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组织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2019年两批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423个,支持资金8.1亿元,拉动企业智能化升级投资130亿。启动实施2019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开展边缘计算芯片、智能控制算法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打造国产基础软硬件兼容适配、大数据等应用示范;在2019年科技支撑计划指南中设立混合增强智能、知识图谱及分析推理技术等研发方向,立项8项。充分利用智能制造专项资金,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对拓展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搭建人工智能支撑平台等方面予以支持,拟在第三批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中予以体现。
二、继续深化人才引育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重点人才计划、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等,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创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019年40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选第三批特支计划,获得资助经费4000万元,78名企业家入选“111”工程新型企业家项目,获得资助经费312万元,145名人才(团队)入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在全国率先开展人工智能职称专业评价,组建评委会专家库,今年上半年已发放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初级职称证书,目前正在进行人工智能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搭建了人才智力对接交流平台,征集京津冀重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召开了引才计划和人才新政发布会,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签署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三、搭建产业创新平台
推动建设一批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融合互动的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航母级的研发平台。深化与中国工程院合作,推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天津研究院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协调推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编制蓝皮书,成功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会发布,为“智慧中国”贡献“天津方案”;组织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天津研究院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院士专家齐聚津门为我市智能科技发展建言献策,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全力推动“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项目落地实施,项目已正式签订任务合同书,将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四、推进企业间合作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在海尔天津生产基地召开京津两地重点企业、科研院所交流座谈会,赛迪研究院、浙大天津滨海研究院、北京鲲鹏博睿等企业参加。利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契机,组织北京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团访津,参观西青区赛达工业园、滨海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园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