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484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于春水委员: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成立天津市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议”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继续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落实《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2019年我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点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重点任务目标,根据任务分工,制定工作台账,每季度跟踪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存在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建立人工智能重点项目信息库,围绕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软硬件等核心产业,推进飞腾超级计算处理器、血液病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等35项重大项目,定期跟踪重点项目实施进展。目前项目建设有序进展,深之蓝白鲨MIX水下机器人已进入中试和产业化阶段;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完成土建和结构主体招标工作,这些项目已完成投资67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
二、推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在津组建创新平台的研发力量,开展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在通用人工智能理论新模型及新方法研究,类脑智能、脑机接口、量子智能计算等基础理论等方面,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推动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数学基础理论研究,逐步开展人工智能法律伦理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力争将我市建成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创新高地。
三、推进脑科学相关研发平台建设
2019年5月,天津大学向天津市提交了《关于建立天津脑科学中心的请示》,2019年6月27日,经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批准,依托天津大学建设的“天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简称:天津脑科学中心)正式成立。天津脑科学中心的依托单位天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脑认知、脑医学以及脑机接口等类脑研究领域拥有较为完整的学科布局、多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国际一流的实验条件,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该中心将围绕天津大学环湖医院、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构筑“临床+科研”的双中心创新驱动模式,同时积极与天津市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临床与企事业单位等展开合作,布局建设相关领域的专业型研究所与分中心,搭建关键技术平台,集聚和组织天津市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脑疾病诊疗与临床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力量进行协同创新,建成世界一流的脑科学研究机构。
四、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做好脑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的规划布局,支持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科学、神经工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推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研发。继续启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基础软硬件开发,开展脑科学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2018、2019年立项48项,财政经费支持金额近2亿元。用好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以智能制造产业链、创新链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环节为导向,不断优化我市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环境,2019年两批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423个,支持资金8.1亿元,拉动企业智能化升级投资130亿。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等,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创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