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津市天津市工信局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509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509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时间2022-12-28 21:52:57分类天津市工信局浏览118

刘洪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优化,聚集效应明显,规模实力增强。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智能制造的高度重视,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和1000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传统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构筑了智能制造良好的生态体系。

一是搭建顶层设计,结合天津智能制造发展情况,赛迪研究院支撑天津市工信局编写了《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7-2020年》,得到了天津市领导高度认可。在此基础上,天津市相继制定了《天津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天津市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行动方案,进一步指导天津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二是支持突破核心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天津市人工智能“七链”精准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上下游互为应用场景,支持开发集成我市自主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的自主工业机器人本体,结合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工艺特点,开展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关键装备集成应用示范,推动传统产业专项升级。2018年立项38项,财政经费支持金额7960万元。2019年持续开展相关工作。

三是激活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对购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并落地转化的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交易的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给予补贴,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截至2018年底,已为47家受让企业的74项交易项目发放补助资金,企业技术交易总额为8174.03万元。为24家技术转移机构的529项交易项目发放补助资金,带动2018年全市技术交易额达到725亿元。

四是鼓励服务型科研院所与河北省制造销售企业等组建联合体,近年来,“京津冀”设计业协同发展的态势逐步形成。我市众多高端设计企业院所参加了北京、雄安的规划建设。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公司规划设计了京雄铁路,天津规划院、天津建筑设计院等企业院所参加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五是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智能制造企业和技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出台了《规模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与德国、美国、日本、奥地利、瑞士等开展合作,支持引导有条件的智能科技企业走出去;搭建了面向全市的科技外交官技术转移服务平台,面向天津市的科技型企业发布海外智能科技项目信息。

六是遴选示范企业,截止2018年,天津市已获得19个国家智能制造项目,形成了“13+2+2+2”的示范带动格局:13个智能制造专项项目、2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外地企业的天津生产基地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2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共计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4亿元。此外,充分利用天津市100亿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和1000亿专项基金,支持智能制造项目59个,拟支持资金1.67亿元。

七是打造产业地图,天津产业地图已汇集了近2万条企业数据,基于产业数据构建了数据模型,初步搭建了企业数据库,包含企业基础信息、经济指标、科技指标、项目信息等多维数据信息。下一步将逐步完成产业地图的绘制及软件搭建,基于产业地图的功能需求、系统架构和数据结构,进行产业地图软件开发,确立运营模式。同时为搭建天津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天津智能制造整体水平。

八是培育企业创新载体,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从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市已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09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涌现出曙光计算机、金耀、瑞普生物、力神电池等一批国内技术创新领军企业。

九是谋划市级示范区,天津建立了市级智能制造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推出了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标准、实施了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培育计划,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智能制造十大领域中,将形成“支持一个,带动一批,发展一片”的发展格局。同时,天津将在津南、北辰、滨海新区等区域建立智能制造特色示范区。

十是打造装备检测平台,我市具备较强的装备基础,但受限于市场推广应用等相关问题,一直未能发挥我国自主核心重大装备的优势,鉴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环境下,我市发挥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打造装备领域检测平台。

下一步,将以市区协同、央地协同、部门协同等方式,推动我

市智能制造快速发展。

一、开展市区协同,夯实我市智能制造发展基础。通过召开全市智能制造工作推动会,介绍现阶段我市智能制造发展情况、下一步发展目标及工作思路。同时,推出我市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标准、实施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培育计划,建立梯次培育机制, 树立我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智能制造十大领域中,形成“支持一个,带动一批,发展一片”的市区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我市智能制造发展体系。

二、开展央地协同,助推我市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利用国家智能制造以及我市“智造十条”相关政策,积极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做好政策宣贯工作,为打造全市智能制造产业链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将“智能制造专家诊断天津行”常态化、制度化、系列化,定期组织对重点企业分批次、分梯度、分领域,开展诊断服务。持续向工信部推荐我市智能制造重点培育企业,展示我市企业发展水平,为今后我市企业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打下坚实基础。

三、部门协同开展一系列重要举措,打造我市智能制造

生态体系。与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金融局等多部门,协同开展智能制造核心装备提升、智能制造人才培育、智能制造供需对接等多项工作,全面提升我市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同时,在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和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的指导下,依托京津冀三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分盟,利用北京系统集成商的优质资源和河北巨大的市场潜力,京津冀工信主管部门协同配合,打造我市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10月14日

附件:

商务喇叭版权声明:以上内容均转发自互联网,信息形式为公开信息、不含涉密信息、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890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447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