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政协二次会议 第0925号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
尹波委员: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大数据’与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建议”的提案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天津市尽快开展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理论体系研究与总结提炼,制度体系设计与完善,智能化建设技术支撑体系顶层设计方案规划,开发全国领先的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云平台,并为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举措创新贡献‘滨海方案’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的落实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制定了《天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加强天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平台建设运行工作的通知》,推进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系统与各区、街道(乡镇)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互联互通、业务对接,推进各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高效运行。坚持“互联网+城市管理”服务理念,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制定了天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系统升级改造方案,改造提升后将实现城市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全覆盖,市、区、街道(乡镇)一体化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推进基层治理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做好建设网格化信息平台管理工作,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加强人口、楼宇、驻社区单位等基础信息采集,不断完善平台功能。
推进“智慧平安示范社区”建设,研发了“平安社区智能安防应用系统”,强化“大数据”信息的收集、运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智慧平安社区121个,今年正在建设中的智慧平安社区102个,到今年底受益居民将达到百万以上。一是推进网格融合专业化。推进警务网格与综治、党建、民政等网格的融合,建设上下贯通、全域覆盖的社会治理网。依托“街道吹哨、部门报道”等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新模式,做到“一格多员、多员联动”。建立以专职社工为主体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壮大兼职网格员队伍。二是推动管理模式职业化。完善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人员等30余万名专职群防群治力量网上实名注册登记、日常教育培训、评定奖励激励等机制,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发动公益力量社会化。广泛吸收基层社会力量71968人,组建治安信息员队伍,组织开展邻里守护,加强邻里沟通,化解矛盾纠纷,发现上报安全隐患。
二、对“天津利用具有的区位政策优势,积极开展大数据、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的落实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与《天津市大数据发展规划(2019—2022年)》等大数据管理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政策文件,依法依规进行数据开放共享,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保密规定,严格保护全市人口、车辆等各种数据,对于泄密个人数据、侵犯个人隐私的,予以严肃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积极推进“一云一网一枢纽一平台”布局,完成“津云·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全市数据共享开放枢纽建设,全市数据共享开放枢纽汇聚52个市级部门、16区及能源集团、水务集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滨海农商银行等5个公共机构数据3158类48.45亿条数据,面向社会开放医疗、社保、教育等21个领域725万条数据,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信用信息五大基础数据库;上线的政务服务平台“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和“天津政务”APP,网上办事事项超过1300项,自2018年10月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办件量达19.6万件。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章)
2019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