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津市天津市工信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130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130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时间2022-12-28 21:53:02分类天津市工信局浏览137

市工商联:

现将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支持创业园区建设,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营造民营经济公平公正发展良好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方面

(一)清理规范涉企中介收费。一是印发《市政务服务办关于公布取消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中介要件目录的通知》(津政务发〔2019〕27号),按照凡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许可中介要件一律取消的原则,编制《天津市取消调整行政许可中介要件目录》和《天津市行政许可中介要件目录》,保留35个事项中的69个要件。二是编制了《天津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清单(2019年版)》,涉及20类790家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进行规范。三是开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和“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脱钩改制,规范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破除中介服务垄断,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中介服务收费行为等六方面20条措施,征求市区相关部门意见。

(二)落实市场准入领域“非禁即入”。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成立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工作组。梳理我市现有准入类许可事项,共梳理清单外事项11项,全面落实清单外行业、领域不得设置市场准入审批事项。梳理负面清单管理事项和行政审批准入类事项,推动负面清单管理事项与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起草全面落实2018年版负面清单工作方案,开展2019年版负面清单修订工作。

(三)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升优化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功能,研究开发建设大数据应用场景,走访三级包联企业5478次,解决问题4272个。目前,平台共有注册企业3.5万家,收到企业问题11789件,涉及最多的是人才用工、企业权益、公共服务等方面,已解决9909件,解决率84.05%。

(四)制定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政策措施。印发《天津市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第二批政策措施》(津政办发〔2019〕2号),涉及8方面32项,做好各项举措的推动实施工作。

二、支持创业园区建设方面

(一)市科技局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积极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环境,助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推进孵化载体建设,服务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组织开展众创空间备案工作,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设众创空间,支持其搭建专业研发设计、开发、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业团队、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服务。实施众创空间年度绩效评估,对众创空间服务成效、专业化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估,对评估成绩好的众创空间给予奖励,鼓励其为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提供专业化低成本全要素服务,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二是加强培训辅导,提升孵化载体服务能力,营造小微企业成长良好环境。围绕我市孵化载体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创业孵化行业学习交流、研讨座谈等活动,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创业孵化大讲堂系列活动近20场,超过1000人次参与,通过专业培训、互学互看、研讨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我市孵化载体服务能力,积极为小微企业成长对接资本、市场、技术等各类创新资源。

(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培育市级小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一是自2016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我市制定出台了《天津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津中小企规〔2016〕3号),引导和支持示范基地的规范管理。经区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2019年认定清华高端院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等7家为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二是组织申报国家小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根据《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工信部企业〔2016〕194号)要求,每年积极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符合管理要求的市级示范基地申报成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不断提升我市示范基地综合服务水平。2019年推荐赛达新兴产业基地等4家市级示范基地申报国家级示范基地,最终国家公示3家。三是加强对我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政策引导和绩效管理。制定了《天津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绩效评价暂行办法》(津中小企规〔2018〕1号),通过绩效评价和财政资金引导,督促示范基地及其运营管理机构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目前正在对44家已获认定的市级示范基地进行绩效评价,对绩效评价合格的示范基地给予最高50万元的财政奖励。截至目前,我市认定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55家,其中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1家。

三、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

市金融局支持鼓励创业园区小微企业利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手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充分发挥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市上市办作用,通过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服务效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展丰富多样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宣传培训活动等措施,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股改上市挂牌。今年以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在港交所实现首发上市,募集资金12.6亿港元;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行业龙头类上市公司迁址我市,有力提升了我市上市公司总体质量和综合实力。截至9月末,我市上市挂牌企业共23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52家、境外直接上市公司6家、境外红筹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7家。二是推动企业科创板上市取得突破。自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作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重要指示以来,我们积极争取监管部门、上交所对我市工作的支持,通过开展宣传培训、企业走访、重点推动等多种方式,支持我市科技创新类企业抢抓科创板设立契机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泽达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处于科创板上市审核阶段。其中,赛诺医疗上市申请已经通过中国证监会注册,有望在年内成功实现科创板上市。三是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小微、服务科创的功能。推动滨海柜台交易所市场充分发挥作为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作用,坚守服务天津区域中小微企业的定位,支持服务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培育。截至2019年6月底,滨海柜台交易市场股权业务平台已建成成长板、科技板、创业板、创新板、众创板、直通板和孵化班七大板块,挂牌企业数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累计挂牌和展示企业数4702家,其中股份制挂牌数量594家,位居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第4位,挂牌企业基本均为中小微企业和科技类企业。四是会同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金融局等八部门关于支持我市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津政办发〔2017〕77号)相关规定,规范并高效落实对企业股改上市挂牌的专项资金补助,降低企业上市挂牌成本,通过政策的引领示范效应,进一步激发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已拨付17家符合条件的股改、上市、挂牌企业专项资金补助960万元,累计拨付463家企业专项补助资金3.5亿元,大大激发了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五是认真开展优化我市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相关工作,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认真组织开展多次营商环境评价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试评价、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研究及措施制定、第五次国务院大督查营商环境评价以及做好各区营商环境评价支持工作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六是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通过进一步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创新推广应用金融产品、大力推动创新专利权、商标权、股权质押类产品、用好银保监会无还本续贷等续贷政策作用、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深入企业开展帮扶、积极推动金融总部机构与我市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10月14日

附件:

商务喇叭版权声明:以上内容均转发自互联网,信息形式为公开信息、不含涉密信息、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对市十四届政协二次会议 第0231号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249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